虽然看似都是基于微信生态的社交电商,但其实两者确是有本质区别的,用一句某业内人士的话概括:“过去的所谓社交电商其实本质上是网红经济的延伸,KOL和消费者在网红经济模式下,是不对等的,但是在拼多多模式下,所有人都是对等的。”简单来说,京东和微店不过是有流量入口的中心化电商,和淘宝天猫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而在“所有人都是对等”的社交电商模式上,拼多多也确实尽可能做到了“极致”和“大胆。
什么叫极致?当你首次进入拼多多的App或者小程序,最先弹出的便是裂变红包(人拉人)的活动,而且这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边角位置不影响购物体验的小入口,而是一个蒙层遮罩下在屏幕中央大面积弹出直接阻碍购物进程的主入口,其意图显然是从新手教育的层面最直接强化这里“拼团砍价”的感知。 而对于非首次进入的用户,不止一个本质上利用用进行裂变传播的玩法活动如抢红包、砍价、猜成语赢金币等也放在了首页十宫格的显著曝光位置,并且配以动态显示想效果,似乎在不断告诉你这里实在是有太多帮你省钱的玩法。 此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某位作者也分析过,“极致”的另一点体现在其对“焦虑感” 塑造上,裂变红包的限时、爆品抢购的限时、拼团的限时,无处不在的倒计时一直在强化用户对低价商品购买的“焦虑感”,从而提升进行动作(购买)转化的效率,引发部分非理性的边缘性决策。
何为大胆?微信向来“反感”进行诱导分享的行为,众多的各类商家、自媒体、应用公众号都曾因诱导分享而被警告乃至于封号,其中也包括部分与腾讯关系密切(投资关系、合作关系)的企业。然而,拼多多却是从16年以来从没停止过用金钱利益对用户进行相关的”诱导“。 可能不少人会认为拼多多之所以敢这么肆意妄为,那是因为腾讯爸爸是他的投资方,没错确实腾讯是它的投资方, 而且拼多多也可谓是小程序的一张名片,然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它的成功之后,直到17年8月腾讯才正式对其进行投资。之所以能这么“大胆”,按黄峥的说法,是因为他们从微信团队挖了不少人,甚至为了便于进行挖人和合作,拼多多还在微信团队所在地广州TIT创意园建立办公点作为前线阵地。这批人对微信的相关政策了如指掌,只要发现“漏洞”,便迅速开展“进攻”。 拼多多的模式其实并不难被复制,本质上只是适应当下互联网核心用户群的变化而对电商商业模式的重构,甚至可以说是返璞归真。但是,其核心竞争力其实就在于细节,在于把别人都看得明想得透的方案执行到位,执行到极致。
从表面来看,拼多多与微店都是社交电商,两家的发展情况却截然不同,这是有一定原因的。
诚然,拼多多和微店都是社交电商,微店之所以没有做起来,是因为没有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优势。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提到拼多多,第一印象就是超级廉价!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拼多多上不乏一些消费频次很高的商品,诸如纸巾、充电器这类产品。低廉的价格,切中了消费者的痛点,这让很多人自觉的转发拼多多商品链接,近而成为一种病毒式的营销。
再看微店,定位同样是社交电商,而这个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大多是一些化妆品。在价格方面,微店没有优势;在服务层面,微店多是一些个人经营,不像拼多多是平台化运营。所以,既没有产品上的优势,也没有价格优势,服务上也不专业,微店做不起来也是必然。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微店是基于手机的社交电商,与此前的淘宝C店非常相似。在影响力方面,淘宝的影响力要高于微店。在商家数量方面,微店也是处于劣势的。既没有丰富的商家,也没有丰富的商品,价格上又没有优势,微店既便靠社交平台也是很难成功的。
总之,拼多多的崛起,很大程度是归功于“低价”,而不是社交。虽然同样是借助社交平台的电商,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低价仍然是获取用户的王道。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抑或是苏宁和国美这种电商平台,还有线下的商铺,低价都是收割用户的利器。
早期,淘宝靠低价崛起,并不断壮大。定位B2C平台的京东,也靠打价格战获取了用户。在这样的一个市场背景下,提到电商,消费者就与低价划上了等号。没有价格优势,微店自然是起不来的。只能说,微店并不懂国内电商市场。
总之,拼多多的崛起,很大程度是归功于“低价”,而不是社交。虽然同样是借助社交平台的电商,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低价仍然是获取用户的王道。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抑或是苏宁和国美这种电商平台,还有线下的商铺,低价都是收割用户的利器。早期,淘宝靠低价崛起,并不断壮大。定位B2C平台的京东,也靠打价格战获取了用户。在这样的一个市场背景下,提到电商,消费者就与低价划上了等号。没有价格优势,微店自然是起不来的。只能说,微店并不懂国内电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