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创业时的环境并不好(用华为老员工的话说,华为是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它的竞争对手异常强大,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北电网络,这些老牌巨头几乎不给华为机会。任正非曾说,国内地盘被这些洋巨头瓜分殆尽,海外的良田沃土也被西方公司抢占一空,华为只能去战火不断、自然环境恶劣的市场找机会。
任正非靠着狼性精神和床垫文化,与比华为更健硕的竞争对手抢订单。今天,华为曾经的对手,有的被埋进历史的废墟里,有的被华为超越。2014年,华为三大业务(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均保持增长,全球销售收入预计约为2870至2890亿元,同比增约20%。任正非在今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说,“我们不想挣那么多,我们那些英雄们、弟兄们拼命要做,做多了我们不知道钱怎么分,我们现在领导也有矛盾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与董明珠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外表严肃、不苟言笑的任正非,一直主张去英雄化。在华为,英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集体。无论是对下属,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在语言上都拿捏得十分到位。有时候,不怒自威的任正非甚至会刻意拉近与下属的亲近感,比如,他将华为员工说成是“英雄们”,与员工称兄道弟。有了成绩,员工一起分享,给员工归属感,从而缔造了“胜则弹冠相庆,败则拼死相护”企业精神。
任正非很少露面,他懂得放权,让自己的得力干将去冲刺。在华为,早期跟着任正非干的,现在都能独当一面,包括徐文伟(现华为战略Marketing总裁)、余承东等,他们主导下的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这几年都在快速成长。
在刚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任正非说,“有人说我神秘,我有啥神秘?华为没有什么背景,没有什么依靠。我又不懂技术,又不懂财务,又不懂管理,其实我就是坐在他们的车上,他们在前面拉,我出来看一看,以为都是我搞的。”任正非表现得很谦恭,劳苦功高而不邀功,财源滚滚而不恋财,处处称赞自己的团队。
在国内,很多民营企业的财富多为创始人个人所有,或者是少数几个人把持,大部分员工享受不了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华为却不是这样,在华为1997年修改的员工持股规定中,公司就主张在顾客、员工与合作者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努力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部动力机制。任正非在一篇内部文章中说:我们今天是利益共同体,明天是命运共同体。当我们建成内耗小、活力大的群体时,抗御风雨的能力就增强了,才可以在国际市场的大风暴中去搏击。
在任正非看来,企业管理层要淡化英雄色彩,实现职业化的流程管理,即使需要一个人去接受鲜花,这个人也仅仅是代表,而不是个人英雄。所以,当CCTV将任正非列为“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时,他显得“不识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