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仔细研究了几款停车app,玩转停车、宜停车等,目前已经上架的app基本上是以信息展示为主,即用户到达某个地方,寻找附近的停车场,app提供附近停车位信息展示,部分app资源切入较广,可以显示附近的停车位空余数量,部分提供预定功能,但是固定某个车位预定。上海交管局拟开发的app相对比较先进,可以利用公交卡刷卡扣费,但前提是该车位属于交管局管理。
到目前为止,停车APP行业还没出现一个叫得响的“神器”,也就是说,还不能算是一个“行业”。停车是最刚性的需求,尤其是一二线大城市,停车难是一切城市消费的痛点。
情人节当天谣传多日的滴滴和快的合并被证实,全世界知名的两个烧钱创业项目总算结束双方的战役,这让双方的投资人可以过个安稳年,如果2015年腾讯、阿里真打算用投资滴滴、快的级别的钱构建一个汽车消费入口,停车APP无疑是首选。
其一,停车是最高频的汽车消费,无论是用户接触频率还是从支付频率看,都远远高于打车,而且车和人是合一的,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入口能像停车APP这样完美。
其二,停车是最刚性的需求,尤其是一二线大城市,停车难是一切城市消费的痛点。智能停车APP解决了刚需问题,同时如果解决了这个痛点,由此带来的商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其三,停车的客单价看起来不高,但从频率看,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客单价并不低,而停车的沉没成本是一定的,提高利用效率创造的利润非常高,而且从支付便利的角度看,车主预支付的可能性非常高,由此带来的资金沉淀的商业价值也非常可观。
其四,停车作为汽车消费入口是显而易见的,关键停车还是一切消费的入口。对于汽车社会而言,如果从停车位置还不能判定消费需求,那O2O和大数据就彻底是谎言了,顺着这个思路各位就不难知道医院、幼儿园、政府机构周边的停车场资源有多么珍贵……
其五,停车位分时共享的价值远远大于车辆分时共享,反正将来要分享汽车的人还得先找到停车位,对吧:)
但是虽然这么大的金矿,关键是停车APP的门槛非常高,打车APP面对的只是出租车公司,是国有企业,而停车APP面对的则非常复杂,不仅有各类停车场产权实体,对于大量路侧停车还有政府机构。这些资源门槛决定了一般互联网创业者很难全国性复制这种服务。正因为资源门槛高,小编才觉得值得腾讯、百度、阿里这类互联网生态型企业投资。
如果仿照滴滴打车的成功,采取车主发单加小费、车场接单的机制,这又是典型的照猫画虎。如果该模式能够成功,为什么美国没有出现停车的Uber,而是Parkme笑到最后呢。简单说一点,繁忙的车场你交了小费,就一定能停进去吗?
所以虽然停车app市场潜力巨大,但想要加入这个市场,最好与各地交管局有一定的联系,便于快速切入市场,其它的资源智能靠地推人员撒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