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北京,有些燥热。其相类似的还有家装行业,与其说是燥热,不如直观地说陷入了焦虑,而焦虑症的背后,投资人无疑成了罪魁祸首。
互联网家装发展2周年时间,出现了200多家打着互联网家装旗号的品牌出现,相当于每3天就有一家企业诞生,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其他行业没有太多机会,唯独装修行业暂时没有出现任何一家巨头。近期关于“行业巨头”的讨论在家装圈热议,大家都在思考为什么家装时代发展这么久没有一个巨头出现。
有观点认为,家装行业做不大的主因是因为服务型的商业模式,行业自身特点和商业模式无法突破,家装行业需要打造标准化产品型家装,敢于颠覆传统,否定过去。这样的思路显然能够得到大部分创业者的点赞和支持。当然,这也是传统企业创新和互联网创业应该关注的思路。
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去审视家装行业的时候,大家可能都认为,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足够多的玩家在里面折腾,有竞争者是好事。类似的观点,真的需要好好佐证一下。回首再看2010年-2011年的团购行业,千团大战的最后下场是大批企业惨遭竞争的残酷洗刷。如果借着市场足够大当做挡箭牌,显然是一种给自己找借口的行为。如果千团大战在家装行业重演,那一定是时代在倒退,我们的思维永远停留在了5年前。互联网在这5年并未有创新性的进步,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市场,反思自己。
亿欧网做过一次家装行业的大盘点,盘点了127家企业,如果再去看那篇文章,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在江湖上鲜有声音。市场上真的能够容纳这么多玩家吗?15万家传统装修公司占据着中国家装80% 的市场份额,如此分散的行业想要真正成为巨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家装行业为什么会火,很大层面上是因为投资人在背后的煽风点火,真正想清楚决定蹚家装的浑水并不太多。当然,也有不少大佬和知名投资机构进入到这个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全年就有35家起投融资事件,吸金超过数十亿。表面上看,这是资本在释放信号表示看好,这就误导了后来大批的平台一夜之间出现,行业看似一片繁荣。
残酷的是,资本市场早已悄悄收手,投资环境趋冷已经成为事实,不少平台嗷嗷待哺,通过多方渠道寻找投资机构的资源,期待资本能助力,现实情况是,资本的冷眼相待让这些平台在漫漫融资路上收效甚微。
不能理解的是,家装行业的创业初衷为什么一开始就想要融资,仿佛创业和融资存在必然的联系,这样的套路在2年前貌似还可以,3年后或者5年后,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当然,创业过程中能够得到资本的支持是好事,但是,家装行业的属性,创业者是不是应该转换下思路,自我造血能力最重要,资本真的不能当做氧气,要不然迟早会挂掉。
家装行业的焦虑症,投资人是罪魁祸首,还有一点是因为,资本对家装行业理解不够透彻,估计有不少创业者带着BP去见投资人时,高冷的投资人总会用你的平台模式类比齐家网和土巴兔,这就很郁闷,为什么非要类比他们两家呢,有可能从模式上和运营层面,与这两家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现阶段找投资人还是要找真正懂家装行业的,避免以后被误导,甚至被坑惨掉沟里。
总之,即便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下,最需要冷静下来,不要当梦想家,一旦梦碎了之后,只剩想家了,要有理想的做事情,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理智的想一想创业的初心,因为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有观点认为,互联网+和创业创新,政策红利外,更需要市场力量推动,的确,市场环境才是决定商业是否可持续的关键。需要接受的是,家装行业暂时没有政策红利,更多是靠市场力量推动,所以,家装行业的前景可以说是肩负重任,压力山大。
有时候,说市场远比我们看到的更要残酷,家装行业仍然处于萌芽的阶段,也可以说市场逐渐成熟,说其萌芽的原因是行业尚未出现巨头,的确存在一定的机会;市场逐渐成熟的原因是行业已经无法容纳足够的玩家进入,不出3年一定会出现巨头。所以不要局限于现状,要有大格局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现状来看,亿欧网认为,家装行业仍然需要在几方面发力,其一,寻找到真正懂行的投资者建立联系,坦白讲,真正懂行的投资人真的不错, 寻找到投资人可以从不同视角下看待问题,最终想要实现的是平台或者品牌迭代创新;其二,老老实实做事比什么都重要,修炼好内功,当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多关注下市场的动态也很有必要,不要把自己困在一个信息闭塞的环境下生存,很容易走弯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回首再看,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领域都难免会经历浮躁,要有包容心来面对一切,等尘埃落地之后,最后谁在裸泳,一切都很清晰明了。不鸡汤,不鸡血,持续精进,才是商业的根本。而善意的恶毒,柔软的打击,坚持的支持,拼命的鼓掌是亿欧与创业者对话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