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O2O赢得了无数鲜花和掌声,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是某某公司又获得了融资,估值火速蹿升,对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会带来何种颠覆性的变革;转眼到2016,O2O被严重打脸,遭到各界的嘘声和质疑,大众开始反思,O2O是不是伪命题,压根没有未来?而在众多O2O服务中,生鲜电商尤为典型,从投资风口到集中爆发危机仅用了两年时间,如今已成为投资人眼中的“大坑”。
2016年已过3/4,纵观前三个季度,生鲜电商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美味七七的轰然倒塌,多点商城和爱鲜蜂的大面积裁员,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对O2O业务“割肉式”的全面调整,青年菜君的“资本跳票”事件,果食帮动情又无奈的退场感言,壹桌网对转型的模糊回应……加之资本寒冬的威力显现,不少生鲜电商都遭遇融资难,进度受阻的问题。
但从哲学角度说,存在即合理。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生鲜的确有需求,这一点在中高收入人群和新生代消费者中体现较为突出。与其哀叹和唱衰,不如好好思考一下生鲜电商行业如何才能真正回归商业本质。亿欧总结了消费升级大形势下生鲜电商的7大发展新趋势。
1、环境:政策的鼓励和监管的收紧
2016年1月27日政府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推进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时,一带一路政策和自贸区的建立有力促进跨境生鲜电商业务。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以及边境口岸通关手续的简化和效率的提高,将有力破除国内生鲜电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并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售后服务标准不统一(无理由退货比例低,因质量问题退换货举证难)、无针对性法律规定、互相交叉的监管体系(工商、质检、食药监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交叉监管反而造成盲区),已是生鲜电商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三大难题。加强以生鲜电商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已势在必行,《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范即将出台,各部门也会逐渐协调避免出现政出多门的交叉监管空白,共同实现对生鲜电商的网络监管。
2、主流:线下仍为主力,但线上增长迅速
据波士顿咨询和阿里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中国的生鲜消费市场仍将以线下为主,占据75%-85%的市场份额,生鲜品类在线上的起步较晚但增长势头迅猛。上层中产和富裕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经验丰富的网购者为促进生鲜线上业务增长的三大消费力量。根据市场不同的消费动力以及供给面的可能发展,预计线上生鲜消费到2020年将占城镇生鲜总消费的15%-25%。
3、四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
品控是生鲜电商的生存根本。产品在上架销售之前需制定一整套标准流程的审核机制,这些标准早于消费行为建立,存在于消费者不会涉及到的领域,即上游生产端和中游仓储物流环节。实行标准化是加强生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的根本举措。通过标准化生产缩小产品的差异性,扩大产品的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级的可复制性产品,才能实现电子商务的货源稳定。通过标准化仓储和冷链运输减小产品的损耗率。规模化对于生鲜产品的高速流转、成本均摊意义重大。
品牌化是实现高回购率和高溢价的重要手段。“褚橙”的成功发掘出了“情怀”对于生鲜产品的商业化价值。但是“情怀”捧场可以,长期消费是行不通的。但是品牌和IP的建立意味着品质保证和知名度的建立,是提高客户消费粘性和高溢价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国内水果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是必然也是必要的。专业化则多体现在商业行为,售前沟通、送货速度、售后及时性等等,提高客户的消费体验,专业化是品牌建立最重要的一步。
4、多元:模式差异化,各有生存空间
天猫延续平台整合风格,京东坚持自营直购道路,顺丰发挥自身的物流优势,中粮我买网背靠中粮集团……不得不说,生鲜电商们根据自身特长对模式的探索是多样化的,传统的直购,拼团、社交、定制、有机、智能终端、定期宅配等等,起点差不多,体量规模也差不多。但接下来几年的市场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模式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由于企业之间在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端的竞争加剧,价格战的恶性搅局,物流水平的限制,生鲜电商短期内还是区域化发展,几年内整个行业仍将处于投入期,不会出现垄断性企业。当然,并非所有模式都可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筛选后,其中某一些会找到生存空间,各有特色,解决消费者不同痛点,成为行业“巨头”。
5、冷静:资本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
融资不畅、资金链断裂是生鲜电商倒闭的最大原因。某些生鲜电商拿到融资后便开始进行疯狂的扩张圈地,企图通过市场占有率方面的优势挤垮对手,或取得资本认可,但企业并未在商业模式上有过人之处,也最终被资本所抛弃,同时对资本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直接引发了资本寒冬。
经历死亡倒闭潮之后,资本和创业者会更加趋于理性。参考目前出行、外卖等行业的现状,接下来烧钱的程度将会进一步减小。资金紧张的企业可能通过收编合并的方式,抱团取暖过冬,完成融资的企业发展战略将更加谨慎,商业模式上小心试错会成为资金的最大流向之一。
6、变数:巨头会持续介入
事实上,巨头早就介入了生鲜电商领域。百度和中粮集团投资中粮我买网,联想建立佳沃集团合并鑫荣懋,旗下君联资本也投资了优食管家等生鲜电商,腾讯投资每日优鲜,阿里巴巴投资易果生鲜和盒马鲜生,京东成立自营生鲜事业部,投资天天果园,1号店,永辉超市,与沃尔玛合作;苏宁、国美等3C巨头跃跃欲试,三元、新发地等传统生鲜食品企业也正在布局……
巨头可以靠着强大的实力、渠道和资源,压缩成本,但是巨头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例如今年,巨头们围绕大闸蟹的疯狂血拼也成为焦点。9月23日,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齐聚阳澄湖,亲自见证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第一捞”。生鲜作为电商最后一块大蛋糕必然引发巨头们的哄抢,目前胜负未知。夹在巨头中间的垂直生鲜电商凭借特色也存有生机。
7、新潮: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娱乐化
随着直播、VR、智能终端等等的走红,电商消费将越来越休闲化、娱乐化、体验化。目前,VR、直播等技术并不完全成熟,但作为流行趋势和技术变革,如大数据、云计算,必将有更多电商企业涉足。智能冰箱让生鲜产品直接触达大众的厨房,美食App菜谱导流食材的购买,启用网红直播引发舆论热议……可以说,现下电商的营销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合理利用将对品牌和知名度的扩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生鲜电商前景依然广阔,但经过资本寒冬的洗礼,生鲜电商已经由资本热捧走向理性的过渡期。O2O泡沫破裂和行业监管的收紧叫醒了一大批“做梦”的创业投机者,一些定位清晰的垂直电商已崭露头角,巨头的介入也加速着产业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伴随着VR、智能终端、视频直播等新技术的走红,生鲜电商在技术变革方面也会有新的思考。但究其根本,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才是生鲜电商们的核心。妥善利用资本力量,对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环节准确控制,建立生鲜产品快速流转机制,生鲜电商们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