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一季度末的2019财年,如涵GMV同比增40%,净亏损下降28%,季末合作品牌增2.8倍,签约网红增54%。本周四如涵股价创上市两个多月以来最大涨幅,但仍比发行价低68%。
经历股价大跌后,网红电商第一股如涵凭借的亮眼的财报迎来股价高涨。
美东时间13日周四,杭州如涵控股有限公司(如涵)发布未经审计的2019财年第四财季(自然年2019年第一季度)和2019财年全年财报。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
商品交易总额(GMV)为人民币6.48亿元(约9660万美元),同比增长81.3%。
截至今年3月末的2019财年:
GMV为人民币29亿元(约4.263亿美元),同比增长39.9%;
财报公布后,如涵董事长冯敏评价,强劲的2019财年业绩反映出强有利的GMV增长,特别是平台模式的成长,这得到如涵以技术驱动的供应链升级支持。
冯敏称,如涵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红电商公司,将自己定位为,与新兴品牌和网红合作的先进科技和大数据平台,因此致力于与大量中国新型零售品牌合作,提供从产品设计、定位、营销到供应链等一系列相关综合服务。
冯敏表示,如涵期待与股东阿里巴巴进一步合作,尤其是在轻资产的平台业务领域,以及在淘宝网红直播中的产品营销领域。
“我们正在探索进入新的产品品类,提升平台的核心竞争优势,继续完善如涵的网红梯队培育计划,孵化出更多肩部、头部网红,提高网红电商行业的进入壁垒。”
财报公布后,本周四在美上市中概股如涵股价大涨,开盘跳空高开8.5%,盘中最大涨幅接近40%,最终收涨约23%,创上市以来最大涨幅。
但即使是周四当日盘中最高位4.55美元,也已经较两个多月前的上市发行价跌去了将近64%。截至本周三收盘,如涵的股价较发行价累计跌去约74%,到周四收盘,累计跌幅小幅收窄到68%。
实现净营收人民币2.37亿元(约3540万美元),同比增长20.7%;
归属于如涵控股的净亏损额同比收窄至人民币2940万元(440万美元),亏损同比减少53.3%。
每股基本净亏损及摊簿净亏损为人民币0.09元(约0.01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0.20元。
截至今年3月31日,如涵签约网红总数128人,较去年末增加15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5人,同比增长54%。
截至今年3月31日,如涵合作的品牌总数为632个,而较去年末增加131个,环比增长26%,是去年同期的3.8倍,同比增加466个。
净营收人民币11亿元(约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归属于如涵控股的净亏损额为人民币7450万元(约1110万美元),同比下降28.4%,环比下降17%;
股净亏损额为人民币0.23元(约合3美分),去年同期为0.33元。
每股基本净亏损及摊簿净亏损为人民币0.23元(约0.03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0.33元。
今年4月3日,如涵以代码RUHN在纳斯达克上市,IPO融资总额1.25亿美元,但上市首日就遭遇破发,股价低开低走,盘中最大跌幅达到38.2%,到收盘时,较12.5美元的发行价跌去37.2%,市值为6.49亿美元,较开盘时缩水将近三分之一。上市一周股价即腰斩。
上市首日破发让如涵起家的网红经济盈利前景更受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在网红经济风光的三年间,如涵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如涵官网显示,2014年到2016年,该公司从阿里巴巴、联想、微博等机构获得数亿美元融资,估值曾达到31亿美元。
近几年如涵的营收保持了增长,但一直没能扭亏为盈。招股书显示,2017财年、2018财年及2019财年前三季度,如涵的营收分别为5.78亿、9.48亿和8.56亿元;净利润录得负数,分别为-4014万、-8995万和-5750万,亏损未见明显收窄。
央广财经评论员王冠评论称,某程度上来说,破发不是事儿,不盈利才是大事。从如涵身上看不到一个强健的盈利能力,更关键的是对于网红带货的这种盈利模式,现在从全球范围来看,也不是很清晰。今天整个互联网生态在中国已经很成熟,互联网+,对用户来说已经不新鲜,关键还是要拼内在价值。
互联网行业专家包冉接受央视采访时称,批量生产网红非常难。受众的兴趣偏好变化很快,所以网红代代有,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网红会落到谁家,这将是所有的网红公司都面临的挑战。
对网红经济颇有心得的资深网红王思聪也不相信如涵的神话。在如涵上市首日破发后,王思聪在朋友圈发言称,如涵的根本问题不是“网红KOL变现”,而是自身存在的三大问题:营销费用占比过高造成亏损;网红的不可复制性及过于依赖头部KOL;网红孵化、电商、营销模式没有验证成功,也没有证明自己可以培养出新网红。
今年5月末,如涵还被爆出八位大股东退出的消息。天眼查数据显示,第四大股东阿里巴巴、君联资本、赛富投资、昆仑万维、远镜创投、启明创投、钟鼎资本均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同时4名董事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