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毛、1元、2元、5元、24元、甚至有消费者被收了99元封顶费,“被迫”买下了一个共享充电宝。
以上这样价格不断上涨的场景正在全国超过2.2亿的共享充电宝消费者身上一步步上演。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共享充电宝正在一步步成为无法触碰的“奢侈品”。更有人通过计算比较发现,共享充电宝的充电价格比特斯拉充电还要贵。共享充电宝已经变成最大的共享概念收割机。
曾几何时,共享充电宝还是一个被人极度质疑的模式,可如今它成了共享经济浪潮中活的最好的一个,疯狂的涨价也给运营企业带来利润的翻倍,一些城市的代理商,更是依靠共享充电宝代理业务赚的碰满钵满。
用户为何会持续买单
虽然受疫情影响人们出行需求下降直接导致共享充电宝用户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就总体来看用户增长的趋势这些年是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这说明似乎用户并不对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极其敏感,难道真的如运营企业的一些人士所言,共享充电宝的定价还远没有到用户价格锚点的上限?其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共享充电宝目前的运营机制是大范围的餐厅、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大量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铺设,满足的是用户短时的即时性充电需求。同时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实现了免押金的借取,随时随地的归还让整个用户服务流程形成完整的闭环。因此从用户需求的产生和服务的满足两个方面来说,共享充电宝的模式是没有规模化难题的。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对用户痛点解决最为彻底是充电宝这个畸形的手机周边产品,所以共享充电宝的出现可以完全解决了用户在出行中并不想携带充电宝这样的一个刚性需求,这才是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的根本性原因,因为这个需求可以说是90%以上智能手机用户的刚性需求。
自动扣费机制降低了用户的价格敏感度
充电宝没有月卡、年卡这样的消费逻辑,但同样它和共享单车一样每次使用的费用仅有几元钱,因此从一开始,共享充电宝就采用订单结束自动扣费的机制,这样的机制之下,用户其实并没有发生主动性的交易付款动作,所以在众多的账单中,共享充电宝的一个仅有几元钱的订单数据会大大降低大多数人的价格敏感度。
用户的人群结构也一定程度上抬升了共享充电宝的价格的天花板,使用共享充电宝最多的一类人群是白领、商务人士和城市核心区流动的人群,这类人群是社会结构中对于价格最不敏感的一类人群,和他们的需求与收入比起来,仅仅几元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来说,多重的机制导致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在用户增长的同时还可以不断的持续性上涨。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idonews@donews.com)